
2020.06.04
安平鄉土文化館全新的展覽登場!安平區公所首度邀請以協助身心障礙民眾自立就業為宗旨的臺南在地社會企業「one
little thing作一件小事」,即日起到8月29號在安平鄉土文化館舉辦「瑞復小畫家創作成果展」。這是與財團法人台南私立天主教瑞復益智中心及附設小型作業所「愛.希望工作室」、「愛.幸福工作室」歷經三年的陪伴,首次完整展出的藝術療育成果,主要有8位瑞復小畫家的作品在這次展覽中,歡迎民眾免費參觀。
安平區長賴青足指出,鄉土文化館為富有人文素養的日式建築,日治時期,這裡是安平尋常小學校的校長宿舍。歡迎大家在長青大榕樹的綠蔭下到館參觀,開放時間為週二到週五上午10點到12點、下午2點到6點,週六到週日上午10點到下午6點,週一休館。為了讓民眾可以有更多元的體驗,在展覽期間還有多場社區假日共學活動,每場預定報名10組,詳細報名資訊請搜尋臉書one
little thing作一件小事,或在安平鄉土文化館索取活動資訊。

2020.06.03
台灣已經是高齡化社會,營養師表示,高齡者的營養狀況除了受到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影響外,也因為器官的衰退導致進食、吸收能力也會下降,建議可以掌握「吃得對」、「吃得夠」、「吃得下」、「吃得巧」四原則,協助解決銀髮族的營養問題。
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詹蕥顄表示,如果長者有腸胃不適的狀況,建議少量多餐,正餐進食量不多時,可以在餐間補充點心,如豆花、水果、芝麻糊等。要避免油炸食物,便祕時可以多攝取全穀雜糧類、蔬菜、水果類。脹氣時則要避免韭菜、青椒、洋蔥、花椰菜、地瓜等產氣食物,食物吃對吃夠,可以攝取足夠營養,腸胃也不會產生不適。
另外,很多長者隨著年齡增長,牙齒的健康狀況變差,也影響咀嚼的能力,常覺得吃東西麻煩而降低進食。詹蕥顄建議從「吃得下、吃得巧」著手。選擇食物質地軟、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嫩葉類、瓜類、豆腐,或是將食物切細煮爛或用果汁機將食物打成泥狀,讓長者進食方便吃得下。如果覺得食慾不好,可以加點檸檬、鳳梨等天然的果香提升食物美味度,也可以利用蔥、薑、蒜、香菜、八角等調味,藉「吃得巧」提升食物的多元風味以刺激味覺。
詹蕥顄提醒銀髮族每天飲食應該均衡攝取蔬菜、水果、全穀雜糧、豆魚蛋肉、乳品及堅果種子六大類食物。

2020.06.03
市府設置在中華西路與永華路口的大型資源智慧回收站啟用以來,已經第四年,為了讓民眾有更好的操作體驗,環保局今年加強推廣智慧回收站預約參訪服務,環保局表示,從機台解說、投瓶體驗、使用大型賣場折價券消費,一連串的活動,都是為了讓更多民眾體驗便利的智慧環保生活。想要參訪體驗的機關、學校、團體都可以直接來電洽詢,洽詢電話:06-2686751分機315。
環保局長謝世傑指出,目前智慧回收站的營運時間為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到晚間8點、周六上午10點到晚間8點,遇到國定假日營運時間會另行公告,且結合環保與經濟,容器自動回收機回收保特瓶或鋁罐四支就可以兌換等值一元的大型賣場折價劵,全電子測重設備則以回收物重量依公告價金換算等值的大型賣場折價券,相關回收品項價金表可以到大型資源智慧回收站查詢。

2020.06.03
民國43年起,延續辦理60多年的虎頭埤圳頭祭祭典儀式,今天在虎頭埤水庫壩體重修碑圳頭旁舉行,今年由於已經提報申請爭取列入台南市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市府文資處今天也邀請民俗及文物審議委員共同到場見證初評,圳頭祭共同辦理單位嘉南農田水利會、新化朝天宮及虎頭埤風景區管理所也都非常期待能將這項極富意義的虎頭埤圳頭祭儀式早日列入市定文化資產。
嘉南農田水利會每年在第一期稻作收割後配合水利節並擇日舉辦圳頭祭,祈求神明保佑能讓當年農作物大豐收,在虎頭埤水庫舉辦已經行之有年,根據新化朝天宮主委許滄淵表示,最初是在民國43年開始,由於當年大旱嚴重缺水,地方士紳商議,就在朝天宮廟埕設壇請廟內五穀(谷)王,也就是神農大帝「曬日祈雨」,果然應驗,日後為了飲水思源,且虎頭埤水庫更是新化地區五、六百公頃農田的共同水源地,也是創設在清道光21年(1841年)的臺灣第一水庫,隔年民國44年就在虎頭埤水庫進行圳頭祭儀式答謝神恩,也就流傳至今。

2020.06.03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計畫從6月7號起大規模鬆綁各項活動,響應防疫新生活,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將於6月20號晚間7點30分,由故事工廠2020全新劇目「再見歌廳秀」打頭陣,擔任防疫解封後的首場售票演出,邀請民眾再次相聚劇場,重返九〇年代歌廳秀的風華。
故事工廠「再見歌廳秀」由國家文藝獎得主、劇作家紀蔚然編寫,演員群包含金鐘獎得主陳慕義、高玉珊,與洪都拉斯、黃豪平、林雨宣、林東緒、林玟圻、郭耀仁等人同台演出。故事聚焦當年戒嚴時期紅極一時的歌廳秀,在社會開放解禁後逐漸凋零,歌廳秀工作者面臨的轉型定位和情愛關係,如何在理想和現實找尋出路。重現歌廳秀絢爛舞台、華麗舞群,及經典臺語情歌「雪中紅」、「愛情恰恰」等,臺南文化中心邀請大家一起進劇場回味原汁原味的歌廳秀!

2020.06.03
南區濱南路是台南市區連接高雄主要道路之一,向東銜接台86快速道路通往仁德、關廟,並連接國道1號與國道3號,交通位置十分重要,來往車流量頻繁,且西側鄰接台灣海峽,是台南市重要南境門戶道路與景觀要道。為了提昇道路及觀光品質,市府工務局列入路平專案辦理改善,將從6月8號到6月30號分階段施工,避免施工影響交通,並維護用路人行車方便與安全。
工務局表示,這次列入辦理道路改善的路段是從灣裡路88巷到二仁溪橋的濱南路段約1.7公里,路面改善工程包含道路高程、洩水坡度調整及蓋版、護欄及二仁溪橋欄杆更新等。為了考量交通的需求,工程將分二階段施工,第一階段6月8號到6月17號,將在濱南路北上車道施工。第二階段6月18號到6月30號,將在濱南路南下車道施工,假日及端午連假都停止施工。施工期間將採單側封閉,另一側雙向通車,施工期間如果遇到雨天或不可預知狀況則順延。

2020.06.03
偏遠山區醫療資源不足,市府消防局今天邀請衛生局共同在衛福部臺南醫院新化分院進行「特殊傷病患跳島策略計畫」,目的在建立一套安全且迅速的創傷患者轉送系統,使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的重大外傷患者能夠在事故30分鐘內迅速得到醫療支援,並以最短的時間安全轉送醫學中心。
「特殊傷病患跳島策略計畫」是由目前支援在新化分院急診室的成大醫院醫師邱柏惟提出,消防局緊急救護技術員在事故現場完成評估後,如果判斷屬於重大外傷及轉送時間過長的偏遠患者都可以啟動跳島策略,並由消防局救指中心同步通報成大醫院及新化分院。成大醫院急診部主任林志豪表示,主要是利用新化分院位置樞紐的特性,加上醫學中心專科醫師進駐新化分院,將急診處置與到院前救護緊密結合,再由消防局救護車原車轉送成大醫院,搶下院際間轉診所需等待時間。

2020.06.02
「老屋立面專案」拓展到玉井老街,第1階段先完成大約半數15戶具連續性街屋的修繕作業,金額為660多萬元,市府文化局表示,首期成果已經明顯點亮街區特色,對於還沒有修復部分,將積極規劃在第2階段辦理。
108年度起,「老屋立面專案」拓展到玉井老街,當地屋主聽聞市府政策後相當踴躍,甚至抽空自行參觀文化局所完成的老屋立面修繕案例,隨後共有33戶提交修復意向書。
文化局長葉澤山指出,進行玉井老屋整修時,經文化局、設計及施工單位三方共同努力,克服原有老屋修繕所面臨的傳統問題,包括斷絕既有木構白蟻侵蝕、提升玉井老屋自明特色、拆除鐵窗還原老屋原貌、削減管線溝渠視覺雜訊等。至於,老屋修繕補助採取公辦修繕、私有維護原則,對街區空間意象及生活環境改善成效卓著,除了恢復老屋立面風采,也間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市府表示,由於歷史街區相關建設逐步充實完整,效益逐漸擴大,市長黃偉哲期盼藉由各區成果的展現,吸引邀請更多屋主共襄盛舉參與整修計畫,一起加入台南市歷史老屋保存行列,並促進在地旅遊發展。
簡要節目表
時間 | 節目名稱 |
---|---|
00:00~06:00 | 古都音樂Bar |
06:00~08:00 | 健康世界 |
08:00~10:00 | 美人交誼廳 |
10:00~12:00 | 美麗人生 |
12:00~12:05 | 新聞 |
12:05~13:00 | 古都生活雜誌 |
13:00~14:57 | 鄉親廣播網 |
14:57~15:00 | 新聞 |
15:00~17:00 | 大船入港 |
17:00~18:00 | 傳家之寶 |
18:00~19:00 | 古都最前線 |
19:00~20:00 | 品味新生活 |
20:00~21:00 | 古都唱片行 |
21:00~21:05 | 新聞 |
21:05~23:00 | 愛上曉夜班 |
23:00~00:00 | 夢想心世界 |
時間 | 節目名稱 |
---|---|
00:00~08:00 | 古都夜未眠 |
08:00~09:00 | 古都早餐約會 |
09:00~10:00 | 希望花園 |
10:00~12:00 | 惠聲蕙影生活吧 |
12:00~14:00 | 金曲留聲機 |
14:00~16:00 | 樂在其中 |
16:00~18:00 | 生活夢工場 |
18:00~20:00 | 360行說了算 |
20:00~22:00 | 娛樂搜查線 |
22:00~00:00 | 星光變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