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1.03
科技部108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學術研究群」,全國共核定4案,成功大學一次獲得兩案補助,居全國之冠,分別是歷史系助理教授李啟彰提出的「東亞視野下的文化交流與海港城市研究」、歷史系副教授陳恒安申請的「戰後台灣科技醫療社會研究群」。中山大學,台灣海洋大學則各獲得一案補助。
提出「東亞視野下的文化交流與海港城市研究」的李啟彰指出,台灣的歷史紀錄從16、17世紀開始,台灣沿海港市的發展離不開東亞海域發展的互動關係,從東亞整體回頭來觀察台灣,才能得知台灣在東亞歷史變遷中的地位和義意。陳恒安表示,「戰後台灣科技醫療社會研究群」目的在發展戰後台灣科技醫療的研究,過去有關台灣研究大多以西方為參照點,近年來科技與社會社群逐漸體認到如此比較並不完全適當,逐漸傾向將台灣放在東亞脈絡或是與東亞國家相比,更能發現其中異同之處。

2019.01.02
陳姓女子罹患大腸癌,且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經中醫療法持續輔助治療,無論是化療過程的嘔吐食慾不振、或是因為治療藥物造成手指末梢神經麻痛無法開車等,都透過中醫藥物與針灸獲得緩解,順利完成治療,現在已經持續追蹤治療。
近年來,中醫輔助癌症治療已經蔚為風潮,根據健保局統計資料顯示,中醫門診癌症就診人次、人數與費用都不斷上升,以上升最快的骨、結締組織、皮膚及乳房的惡性腫瘤一類來看,從民國89年的8千8百多人次上升到104年的11萬3千多人次,高達12倍。
樓醫院中醫科醫師黃書澐指出,癌症治療進行中與結束後,加入中醫處置都能顯著改善生活品質。如化療過程中嘔吐、無食慾、虛弱感等都能以中醫針灸或藥物方式獲得改善。像乳癌患者手術後出現可怕的淋巴水腫,患部緊繃酸重腫脹不適,也可以「溫化水濕」法使用「艾灸」配合復健治療改善。
黃書澐說,中醫可以給予癌症患者適當協助,使患者完整做完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減緩治療中的副作用與後續出現的後遺症,末期癌症的疼痛控制也是常配合中醫治療的項目。中醫癌症治療的健保給付,可以減輕病人疼痛及緩解副作用,又不會增加經濟負擔。

2019.01.02
民眾購買土地想要了解土地是否曾蓋過房子,過去需要以公文書郵寄向市府申請查詢,往往需一個月以上的工作天,曠日又費時。為了落實政府資訊數位化及智慧型服務,市府工務局從今年1月1號起提供新的便民措施,民眾可以利用手機或電腦直接上網查詢,就可以一目了然土地是否有申請過建築執照紀錄及法定空地,不但方便省時,還能達到無紙化節能減碳做環保。
工務局指出,民眾只要上網輸入土地地段號就可以查詢,網站上還有作業手冊提供下載,網站名稱為臺南市政府工務局建築執照查詢系統。另外也可以直接前往建築管理科,有提供免費的電腦供民眾查詢使用。如果有任何查詢疑問,可以撥打洽詢電話3901332、6334548詢問。
2019.01.02
為了提供鄉親小確幸,市府交通局延續臺南好停APP繳費優惠活動到今年6月30號,只要下載「臺南好停APP」加入會員使用APP線上支付繳納路邊停車場及停車管理處自行開單的路外停車場停車費,就可以享有「首筆停車費免費,第2筆開始每筆折扣4元」的超省優惠,希望讓民眾不只感到便利,也能持續享受實質優惠。
交通局長林炎成表示,為了節省民眾繳納停車費的時間及手續,交通局大力推動行動支付政策,從去年4月1號起,已經提供Pi 拍錢包等5款APP線上繳納路邊停車費服務,為了使停車繳費管道更加多元,交通局官方「臺南好停APP」也加入行動支付行列,在APP輸入車號或掃描繳費單條碼查詢停車費,就可以選擇由信用卡扣款完成繳費,並提供有感的停車繳費優惠,呼籲大家共同體驗、習慣行動支付帶來的便利性。

2019.01.02
衛福部去年6月開辦「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後,市府社會局一直持續運用多元管道宣導,除了公文或電話通知,也採社工員一對一逐戶訪視,直接向符合資格的民眾說明並輔導申辦,依衛福部統計,到目前為止,台南市符合資格的1027位弱勢家庭兒童,已經有491位提出申請,申請率達到百分之48,為六都之冠。
社會局強調,兒少教育發展帳戶內的存款由台灣銀行計息,免納綜合所得稅,因此並不會影響家庭取得其他福利。另外,為了落實兒少帳戶政策的美意,透過社工一對一輔導沒有加入或繳款不穩定家庭,連結實物銀行提供生活所需,減少家庭負擔,並提供理財教育及轉介就業等服務,讓參加的家庭更有能力為孩子儲蓄。社會局也期盼更多符合低收、中低收入戶的家庭參加儲蓄計畫,一起為孩子打造夢想撲滿,存下未來的希望,等孩子成長後可以充分運用這筆基金翻轉未來。符合資格者如果有願意參加,可以就近到區公所辦理或洽社會局社會救助科辦理,洽詢電話2995686。

2019.01.02
崑山科技大學公廣系師生在2018年組成「崎聚」創生團隊進駐龍崎區,與市府文化局、龍崎區公所、農會攜手推出「竹旅崎緣」農村體驗遊程,帶領遊客走入虎形山公園、認識自然生態,並融合在地元素推出特色體驗,吸引超過400位喜愛戶外活動的親子共襄盛舉,2019年持續推出行旅體驗。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廣食農教育,鼓勵親子下鄉入田,臺灣各地農村吹起體驗風潮,在許多的農村體驗遊程中,如何做出市場區隔吸引民眾報名參與?崎聚團隊指導老師蔡佩芳表示,強化在地連結、落實教育意義,是推廣的一大重點。以崎聚推出的竹旅崎緣遊程為例,在森林公園導覽部分,請來龍崎國小校長陳新昌帶隊,引領大家走入大自然戶外教室,搭配精湛的解說,讓平常生活在都市裡小朋友,能真實接觸自然課本上的動、植物,結合有獎徵答增添活動趣味性,讓小朋友們總是玩得不亦樂乎。2019年相關活動請關注「崎聚」粉絲頁。
2018.12.28
市府文化局發表「文化首都-2018臺南藝術文化成果專輯」,除了回顧今年度精采多元的施政亮點,也盤整了縣市合併8年來的文化工作,向鄉親報告臺南市從2011年以「文化首都」定位升格以來,豐碩盛開的文化施政成果。
縣市合併以來,市府文化局以「文化治理」的思維推動相關建設,無論在藝術展演、文資保存、社區營造、文史研究、文創加值或閱讀推廣等工作,每一個主題都有值得細緻推敲的地方,每一個項目都是施政重點。
文化局以活化空間、翻轉創新為主軸,結合臺南許多歷史悠久的古蹟、建築、園區,量身打造歷史價值特殊的重大建設,如臺南市美術館1館等;8年來,文化局積極展現跨域思維,努力將藝術扎根在地,月津港燈節、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等,用藝術節慶凝聚鄉親文化認同。
文化局表示,城市的進步發展,需要長期紮實耕耘,臺南各項文化工作8年來持續深耕所蘊積的充沛養分,已經結出豐碩纍纍的果實,顯現大臺南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窮活力,預約了下一階段燦爛的文化盛景。
簡要節目表
時間 | 節目名稱 |
---|---|
00:00~06:00 | 古都音樂Bar |
06:00~08:00 | 健康世界 |
08:00~10:00 | 美人交誼廳 |
10:00~12:00 | 美麗人生 |
12:00~12:05 | 新聞 |
12:05~13:00 | 古都生活雜誌 |
13:00~14:57 | 鄉親廣播網 |
14:57~15:00 | 新聞 |
15:00~17:00 | 大船入港 |
17:00~18:00 | 傳家之寶 |
18:00~19:00 | 古都最前線 |
19:00~20:00 | 品味新生活 |
20:00~21:00 | 古都唱片行 |
21:00~21:05 | 新聞 |
21:05~23:00 | 愛上曉夜班 |
23:00~00:00 | 夢想心世界 |
時間 | 節目名稱 |
---|---|
00:00~08:00 | 古都夜未眠 |
08:00~09:00 | 古都早餐約會 |
09:00~10:00 | 希望花園 |
10:00~12:00 | 惠聲蕙影生活吧 |
12:00~14:00 | 金曲留聲機 |
14:00~16:00 | 樂在其中 |
16:00~18:00 | 生活夢工場 |
18:00~20:00 | 360行說了算 |
20:00~22:00 | 娛樂搜查線 |
22:00~00:00 | 星光變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