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是臺灣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醫師提醒民眾,透過定期的子宮頸抹片篩檢和對於不正常陰道出血提高警覺,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效增加存活率。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統計資料顯示:子宮體癌列居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的第十名,且發生率有上升的趨勢。子宮體癌細分為子宮內膜癌和惡性子宮肉瘤,而超過九成的子宮體癌都屬於子宮內膜癌。
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林俊宏指出,許多子宮內膜癌病人在依照標準治療法接受全面淋巴結廓清術後,恐怕有淋巴水腫、手術時間較長、術後形成淋巴囊腫壓迫或感染、疼痛等潛在副作用問題。而一項大型跨國隨機分配研究顯示,針對早期子宮內膜癌病人,淋巴結廓清術可能在治療上沒有太大的幫助,如果過度清除淋巴結,病人後期的生活品質可能會有極大的影響。
林俊宏說,前哨淋巴結造影方法就是將造影劑注入腫瘤周遭組織,造影劑會沿著淋巴管前進,運用螢光反應讓前哨淋巴結變亮,醫師可以精準的切除前哨淋巴結,而不必將所有淋巴結都移除。在歐美的研究發現,初期子宮內膜癌手術使用前哨淋巴結造影方式,可以減少下肢水腫的後遺症,也不會有較高的癌症復發率。